诚信是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推手
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是30年来改革开放的成果之一。
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刚刚起步,以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为标志,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拉开了帷幕。经过30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量稳步增长,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5.6万家,其中经营性服务机构1.6万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作为与公共服务机构同等重要的人力资源市场载体,在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人力资源市场繁荣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人力资源服务业进入发展机遇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国务院2007年3月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人才服务业”第一次在国家的政策文件中正式出现。人才服务,既包括政府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本着公益目的开展的各项公共服务活动,也包括各类人才服务机构按照市场运行规则依法从事的市场经营性服务活动。其中,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为人才服务业的依托机构,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在第三篇第十五章第四节“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规范提升商务服务业”中明确提出,要规范发展人事代理、人才推荐、人员培训、劳务派遣等人力资源服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则明确提出:加快建立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
毫无疑问,“十二五”期间,人力资源服务业将进一步精耕细作,针对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不同部门,从招聘、管理、薪酬福利、培训等方面着手,初步形成门类齐全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扩大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市场覆盖率。
中国对外服务工作行业协会秘书长赵乃真说:“从200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到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立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从国家的人才强国战略到‘十二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的就业优先要求,当前是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最好机遇期。”
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萧鸣政教授告诉记者:“从大趋势上看,我国经济一定会从‘投资推动型’向‘人力资源推动型’转变,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在这一过程中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人力资源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国际竞争中最能体现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各国竞争的焦点和战略制高点,成为决定新世纪国际竞争地位的战略性产业,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人力资源成本是任何组织成本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赵乃真介绍,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可以渗透到企业内部的所有人力资源业务,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制度设计与创新、流程整合、薪酬福利咨询、员工满意度调查、绩效管理、培训工作、劳动仲裁、员工关系、企业文化设计等方方面面。
近年来,发达国家日益注重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并将大量服务性的业务外包到境外的国家和地区。有资料显示,目前95%的全球财富1000强企业已经制订了业务外包计划。到2020年,全球离岸服务外包市场将达1.65万亿美元-1.8万亿美元。
调查显示,全球财富500强企业通过人事外包而使其劳工成本削减25%-30%。在我国,以专业人力资源职能外包为核心的招聘、培训、薪酬、福利为核心产品的新兴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市场规模在整个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比重也在不断上升。
随着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各种业务的广泛铺开,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每年发布的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上海外服、中智公司、北京外企三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从2009年起就跻身中国企业500强行列。据统计,2011年,仅上海外服、中智公司、北京外企三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营收规模近1000亿元。
诚信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
然而,当前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整体看,行业总体实力不强、业态规模偏小、机构发展不平衡、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行业内无序竞争现象时有发生,行业发展亟待进一步规范;行业国际竞争力相对薄弱,缺乏国际知名的本土品牌,等等。这些问题,是我们在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中必须正视和予以解决的。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就是要进一步破除人力资源市场城乡分割、地区分割和身份分割,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健全人力资源市场监管体系,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供给能力。
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再一次被提到重要的位置。而要解决行业发展中的问题,要实现党和国家设定的目标,离不开一个个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它们才是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诚信,恰恰是打造企业品牌与服务的有效方法。这方面的问题,也得到了国家、行业、企业的一致关注。人社部有关负责人曾强调,“诚信事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切身利益,事关行业形象,事关长远发展。抓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体系建设,是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健康的一件大事,也是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的一件大事,是一项长期任务。”
国家在行动。2012年,人社部下发了《关于加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体系建设的通知》,要求在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中开展诚信教育培训、诚信服务制度建设、诚信状况诊断评估和诚信典型宣传示范等诚信创建活动,推动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市场诚信体系,完成所有服务机构诚信状况评估,实现服务机构诚信档案全覆盖,从业人员接受诚信教育培训和签署诚信服务承诺书达到100%,服务机构诚信服务意识和水平显著提高,创建一批全国和区域内诚信服务示范机构。
行业在行动。中国对外服务工作行业协会、北京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上海人才服务行业协会、广州人才交流协会和重庆市人力资源协会2012年共同发布了《争创全国人力资源行业诚信服务机构倡议书》,在行业内部开展树立诚信理念的活动。呼吁各人力资源服务业企业认真学习和实践“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开展诚信教育,强化诚信意识,把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价值观纳入企业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建设之中,使经营者、管理层和员工树立诚信理念和信用风险意识。
企业在行动。随着市场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品牌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无形资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企业品牌的培育和发展。为了提升服务水平,监督员工提供服务的质量,2005年,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投入600多万元,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第一个推出呼叫中心服务,靠技术力量推动服务质量进步。上海外服多年来一直强调诚信建设,并将之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各项管理之中,现有制度四大类230多个制度,有党风廉政建设类、民主监督类、经营管理类等。
人力资源服务业不仅是生产性服务业,能创造巨大的商机,而且对于促进就业和人才流动,推动其他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赵乃真告诉记者:“行业诚信建设是为了发掘行业潜能、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更好地发展,进而推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产业升级,为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就业优先等战略的实施提供更好的平台。”
中国劳动保障报王少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