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达人效HR解决方案介绍

        2013年9月25日,秘书处到中国四达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调研走访,听取了四达公司对该公司研发的人效提升整体解决方案的介绍,受到很大启发。四达公司以多年人力资源专业服务的积累,系统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理念,提出了“人效提升管理”理念,并设计开发了一系列助力企业降本增效的人效解决方案。什么是人效管理,人效管理的内容是什么,人效管理能为企业和社会带来什么?本文特做如下介绍。
人效,用幸福打造和谐与发展
在“非生即死”的商业圈内谈“幸福”,似乎是一种奢侈,然而正是在今天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的时刻,当企业不再被接不完的订单,不断增长的收入“数字”蒙住双眼,当组织没有足够的利润去使用“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手段,关怀、享受、感恩、信任比现金激励来得更经济时,人们对幸福便有了更加深切的渴望。
√ 讲绩效、求业绩,使得劳动者得不到休整和心灵喂养,在内心深处形成与企业、社会的对抗,以致半年内“N连跳”,一天内十多家企业发生停工事件等极端事件屡见不鲜。
√ 根据调查显示,近80%的员工感到精神紧张和压力,三分之二的员工感到压抑,超过70%的员工对工作产生倦怠,表示“不喜欢现在的工作”。
√ 盖洛普调查显示,2012 年仅6%的中国员工在工作中是敬业的,在亚洲最不可能将工作视为理想工作的就是中国的员工,这表明他们不太愿意为雇主努力奋斗。
√ 统计显示,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大国,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每年过劳死亡的人数达60万人,近期发生的国企高管罗阳和孙波就是其典型案例。
改革开放30余年中国经济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矛盾,如过度依赖出口、压低劳动成本所引发劳资矛盾升级、片面追求GDP增长带来的唯利是图和信仰缺失……如何提高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的满意度?如何在不损害企业效益的情况下,改善基于绩效管理的企业文化的冷漠逐利?
人效管理,奢侈背后的解决之道
人效理论给出了一个看似奢侈但却更标本兼治的解决之道。人效管理是注重员工全面价值的管理理念,通过关注员工心理、将消极员工转变成积极员工的手段,是实现“员工快乐工作,提高企业业绩”的管理方法。
在此您可能会问,在经济走向低谷的今天,管理不强调绩效却强调“快乐”,是不是太奢侈、太理想?经济增长能在多长程度上提高人们的幸福?经济增长是否一定可以带给人们幸福?正如伊斯特林“幸福悖论”所惑,即穷国的幸福水平与富国几乎一样高,可见更多的财富并没有带来更大的幸福。
人效是管理人的有效能力,有效能力是能够被持续发挥出来的价值。对于今天的员工,用“管理”的手段实现“提高效率”已经脱离了目标轨道,关注管理的软因素,关注员工心理资本,“还原员工本性、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快乐工作”才能真正提高员工效率——这也是人效理论的目标,是驱动创新能力、激发内在动力的根本。
人效理论试图分析这样几个假设:
假设一:关注管理软因素——>精神满足,快乐工作——>员工高人效——>短期内企业业绩大幅提升。
√ 假设二:关注管理软因素——>精神满足,快乐工作——>员工高人效——>企业业绩长期持续提升。
√ 假设三:关注管理硬因素——>物质激励,拼命工作——>员工高人效——>短期内企业业绩大幅提升。
√ 假设四:关注管理硬因素——>物质激励,拼命工作——>员工高人效——>企业业绩长期持续提升。
从盖洛普的Q12研究到HAY的组织氛围管理,均可证实只有假设二成立,即如果关注管理软因素使员工能够获得精神满足、快乐工作,员工高人效才可能确保企业业绩的长期持续提升。而那些仅关注物质激励获得员工讨人小是不可持续的。因此,人效理论认为,如果能够解决员工工作满意度的问题,员工可以激发出更多的动力、创造力和积极性为企业客户提供服务创造价值,每一个企业、每一个行业如果都能蓬勃发展,那么中国社会就能和谐发展,民众就能过上幸福生活。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根的问题——员工的问题解决了,整个国家的问题、企业的问题自然会找到解决之法。
健康模式,快乐带来的生产力
人效能为员工带来什么?
人效管理有别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之处是人效管理推崇“健康模型”,关注“更高效”、“更适岗”背后的生理、心理、情感之源是什么?关注何种方法与手段能将消极员工有效地转变成积极员工,以及如何能使员工在工作中实现智力上,情感上,心理上,人际关系上,人格上的全面发展,以保持工作生活中的长期的、积极的状态。
√ 长期来看,快乐的员工比不快乐的员工有更多的工作成效,其绩效比所有员工的整体绩效高出16%,并且职业倦怠率比他们的同僚低125%,他们对组织的忠诚度高出32%,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高出46%,他们不仅感到满足并卓有成效,而且会参与打造企业和自己的未来。
√ 中国计量学院零点调查协会“三农”调研中心调查显示,66%的被访者更看重精神生活。在农民工列出的精神生活清单上,家庭生活、朋友交流、文化娱乐排在前列。
√ 杭州市总工会法律工作部相关负责人指出,从近年来的劳动者接访案例看,除了薪酬、工伤问题外,越来越多的“看不见的权益”被侵害事件出现,集中反映出新一代产业工人对尊严和幸福感的新要求。
人效能为企业和社会带来什么?
幸福工作带来的是企业的业绩提升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一方面,中国最大的优势是劳动力,当中国“人口红利”在西方的强调绩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走到尽头,以人效促劳效能实现劳动力优势“以质取胜”。要想有效发挥“劳动力”优势,变“人口红利”为“人效红利”,变“廉价”为“高质”,变“生产”为“创新”,变“制造”为“品牌”均离不开员工潜力的发挥和全面价值的释放。另一方面,关注企业内部环境可持续性,实现企业运营的“绿色经济”,以人效促劳效是投资“员工心理”获取企业高业绩的有效途径:
√ 2012财富500强上榜企业人效是落榜企业人效的1.34倍,其中高人效企业(人效大于268354.9美元/人)中58.8%的企业成立年限超过50年。
√ 2012年沪深两地新上市企业是退市企业人效的1.67倍,高人效企业每股收益是低人效企业的2.41倍。
√ “最佳雇主”的企业人效高出其他企业34%。
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根的问题——员工的问题解决了,整个国家的问题、企业的问题自然会找到解决之法。人效理论正在不断践行快乐法则,通过解决员工工作满意度的问题,更多的激发出员工的动力、创造力和积极性,为企业客户提供服务、创造价值。人效理论更期待,每一个企业、每一个行业如果都能认可快乐工作的人效理论,实现企业、员工的全面提升和蓬勃发展,最终实现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民众的幸福生活。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